第45章-《影帝的锦鲤小厨[古穿今]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一边笑着,他们的眼神也落到了娄甯身上,心中啧啧感叹,其实这位娄甯小姐,她站在两大男神旁边也没有违和感嘛。
    看她活像个女演员,模样气质都好,可能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她是女主角。
    因为是拍电影,不是拍电视剧或是宣传片,比起之前参加过的那个影视城宣传片来说,细节抓得相当严谨,要求完全不能同日而语。
    娄甯并不总是需要上镜,多数时间待在料理台准备剧组需要的菜。
    并且除了她以外,还有好几位料理方向完全不同的厨师同时候场,他们都是各个国家的名厨,有做一手法餐的法厨,有做日式料理的,还有墨西哥、意大利……
    片场有时是直接吃厨师们做来上镜用的食物,在没有而又需要做员工餐的情况下,大家都还是多数时间还是倾向于点娄甯做菜。
    她做的中餐,还能调众口,既符合京沪地区人们的口味,又能根据每个人做出些不同的特色来,因而受到了剧组人员的普遍欢迎。
    来自各国的厨师并不羡慕嫉妒,倒还挺高兴的——乐得享用中华美食啦!
    多数时候,娄甯做的都是能够尽快吃上的食物,例如三丝卷。烙好洁白柔软的饼皮,用鸡胸肉丝、冬笋丝和水发香菇丝,加少量烹调酒、盐、糖,炒上葱丝,勾芡,就可以出锅自由卷饼享用。
    再有时为了适应剧组里减脂的需要,做些适应性强的全麦杂粮包,用辣椒炒些清爽不油腻的配菜,就着一起吃一些,不怕胖,滋味又不至于寡淡。
    或是方便放半天,从早餐吃到中午不用热也能接着吃的白菜水晶包。
    水晶包为什么要叫水晶包,就是因为外皮,这面皮由额外加了蛋清的澄面团捏成,蒸出来白软透明,又带着韧性。
    白菜、马蹄、胡萝卜做成的馅儿清爽脆口,并且油星不重,加上澄面皮的特性,放凉了吃也不至于口感变差,反而因为筋性够,别样的独特。
    白菜水晶包和全麦杂粮包,都是健康不怕胖的,口味虽淡也滋味无穷——特别是对正在减肥的人来说。
    而且这些美味有适量碳水,配着鸡蛋吃有一定的蛋白质,还有纤维素,再喝两口水很顶饱,简直成了沈江的救命美食。
    全剧组的人不出几天,都认识了娄甯。
    “小姐姐,你不愧是拿下全国厨师大赛冠军的人,真的,做这些普普通通的包子啊菜啊,也能做得特别好吃。”
    “我也是!最佩服那种把平常小菜做得让人念念不忘的大师啦。娄甯小姐姐你就是大师!”
    “啊啊太羡慕了,哪怕我只有小姐姐百分之一的厨艺,我也不至于天天在家花钱点外卖。”
    一群电影场记聚在一起,多数都是年轻女孩,叽叽喳喳地打开了话匣子,她们简直都太喜欢娄甯了。
    一旁的沈江和顾逞也在围绕娄甯展开话题。
    沈江喝着海参汤问:“我已经想好拍完这部戏请朋友去麦香馆吃一顿了,放飞自我,管他香的辣的,我先吃为敬。”
    顾逞没抬眼:“能有点演员的自觉吗?”
    沈江反驳:“我是享受生活,再说你不也是喜欢吃娄甯做的菜吗?一起去吃呗干脆。”
    顾逞想也没想,语气里带上拒绝:“和你的朋友?太闹。”
    沈江狐疑地盯了他一眼,“这话说得……那你是另有打算?要和安静的人去吃啊?我还以为我也算是你朋友呢。”
    顾逞回:“你算是,你朋友不算是。”
    何况,顾逞想,他只想一个人去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复活赛上。
    周家禾等选手每日都跟着评委现场学习,日常过得充实而忙碌,偶尔还会聚餐聊天。
    也是在这里,他认识了很多业余的家庭烹饪选手,虽说是业余的,但其中许多人却有着新鲜独特的创造力和一颗满怀热情的料理心。
    周家禾抓紧机会,在聚餐发言上卖力宣传了麦香馆一把,他也明显地察觉到,在摆出自己的故事以后,不少选手的眼神变得热烈起来。
    果然一顿饭吃完,更多的联系方式递了过来,周家禾乐得合不拢嘴,转头就在群里说了这事儿。
    周家禾目前在复活赛已经走到了倒数二轮,即将迎来最后的大赛,比起正赛来说,他的心情已经平和很多。
    特别是亲眼看到正赛四强出演的广告、节目陆续在电视上播出,已成定局,复活的选手们反倒更坦然了——
    他们跟人家确实是比不过的差距,如果差距只有一点,人会嫉妒,但在差距拉大的情况下,反而就接受了。心里虽然泄气,但反过来想想,要是能去四强手下任职学习,岂不是一种进步的机会吗?!
    因此,正有意扩大员工队伍的麦香馆就这样通过周家禾,收到了众多选手的求职信。
    娄甯在剧组的同时,也始终保持着线上联络开会,管理麦香馆的经营事项,眼见周家禾那边进展顺利,她便拜托吴姐帮忙一起考察分店选址。
    她目前的打算是将小食和正餐的售卖分开营业,分店延续前一阵子小黄小许几人的营业模式,不接待堂食,只做窗口现卖和外卖。
    毕竟这个营业模式得到了实践的认证,非常吃香,完全可以得到延续;开起小食分店也能为堂食的顾客引流,对餐馆和客人两边都好。
    而麦香馆主店则改为接待预订堂食,全天只做午市和晚市,将招待的客人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如此一来,既可以为员工们减轻负担,也不至于让顾客蹲到腿麻了。
    考虑到分店和主店的营业性质不一,吴姐和娄甯都想着就近原则最为重要,方便顾客们顺道寻店,如此一来范围便缩小了很多,再仔细对比一下各方面的综合条件,选择就呼之欲出。
    这还得感谢管理团队负责人,将数据打包完毕送上门,大大方便了她的行事。
    娄甯私下底给吴姐过目了数据,其实也是有她的私心在。
    若是吴姐不久的将来也想开起分店,这些数据就能作为一定的参考,毕竟这些虽然都是可视化数据,但真要商家自己去做功课、调查数据,实际上不知道多费功夫。
    大饼烤好了就该想着一起分吃,即便吴姐无法共享小吃街管理团队给出来的优惠条件,也不妨碍娄甯想照顾她这点小事。
    因为这件事,吴姐还说:“小娄呀,我觉得你就是我的小福星。”
    吴姐真是这么认为的,回顾去年冬天,她们的关系忽然开始熟稔起来,邻里商户之间你关心我,我优惠你,就这么开始了来来往往。
    也是因为和娄甯的关系变好,原本的扩店计划就在新年前加速实施,实现了开春开新店的愿景。搬到了人流量更好的地段,加上天气开始回暖,果茶店的营业额日益飞涨。
    第(2/3)页